优环境 抓项目 强信心 开新局丨厚植“成长沃土” 撑起“半壁江山”——长春市全力赋能民营经济发展综述

  更新时间:2023-07-26 08:11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长春,一座禀赋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占据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位置。

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一起进步的民营经济,撑起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已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开放宽市场准入、持续深化助企服务……一直以来,长春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打出了政务、法治、市场、要素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全方位赋能民营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据相关部门介绍,2023年,长春市将实现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5万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84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实缴税金达到400亿元,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64.5万户。

政策支持,培育发展优势

“我们的产值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18年的2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6.3亿元,增长了101%,力争在2023年实现产值65.2亿元。”长春旭阳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云辉表示,“跑出‘加速度’,才能赢得市场,有了这么好的惠企政策,让我们得到全方位扶持,很受激励。”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会“说话”,就像血液一样,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输送充足的养分。

今年1月29日,长春市以“新春第一会”的方式,召开全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暨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502户企业发放了1.83亿元“新年红包”,并制定印发了《2023年度长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6条”、《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措施》“13条”,“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长春市还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市近年来出台的涉及支持企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从近800多条政策中梳理出146条含金量较大的政策条款,并编辑印发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惠企政策摘编(2017年-2022年)》,通过送政策进企业、政策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面解决企业政策信息“难找、难查、难兑现”突出问题。

发展的关键在人才。146条惠企政策中,抓住了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以政策效应吸引产业集群、人才集聚。

针对引才育才,惠企政策清单中明确指出:“完善人才分类定级层次”“优化引进人才安家补贴机制”“建立人才安居保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重大科研任务、创新基地和研发平台、科技人才等优先予以倾斜。

同时,长春市还实施人才引培,推进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与吉林大学等5所域内高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等8所职业院校,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等6所域外高校开展交流对接。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来(留)长就业创业20条措施和实施细则,仅2022年就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逾16万个(次),实现大学生留长就业创业10.38万人。全市每年留长大学生超10万人,连续5年实现人才净流入。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人才90%以上流向了民营企业。

优化服务,增强企业活力

“在公司进行海外收购时,市工信局又给予政策补贴,助力企业顺利完成海外收购。”提到这些年的发展,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天伟深有感触:“一路走来,得到了政府太多的持续扶持,企业才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实施‘双创’平台孵化工程”“骨干企业壮大工程”“加强融资服务支持”……为激发企业活动,长春市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举措,可谓鼓点频敲,脚步密集,叠加效应明显。

涉深水、蹚新路、亮硬招,才能见实效,才能厚植民营企业发展新优势。如今,一项项扎实有力的举措,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服务体系全覆盖。线上,利用“长春亲清政企关系”微信服务群,累计为企业解决25957件发展难题;线下持续擦亮“万人驻(助)万企”为企服务、助企纾困“金名片”,4660名“驻(助)企服务员”驻寨包保服务全市6200户“四上”企业和1055户高成长性企业,全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2629件“急难愁盼”问题,问题解决率达到99.56%。

——金融惠企实打实。开展长春市“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对接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14场活动,累计吸引近600户企业参与,达成初步融资意向近20亿元。先后推动研奥电器、致远新能源、朱老六上市。联合吉林银行长春分行共同推出“专精特新贷”,累计为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7.5亿元。会同中国农业银行长春分行联合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对接活动,现场签约授信超过10亿元。

——政务改革全方位。建立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服务保障共计123项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9类专业大厅480项事项完成进驻,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创新纳税合并申报,全国率先实现纳税申报次数由4次减少到2次。简化30项61份涉税(费)业务附报资料,对系统内可出具的167项税费业务289类文书实行“免填服务”。

方便多了、效率高了、路少跑了、笑容多了……优质的服务,暖心的行动,让长春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步履愈发稳健。截至上半年,全市民营市场主体实现快速增长,共新增各类民营市场主体17.7万户。截至2023年6月,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52.19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97.46%,其中民营企业38.25万户,个体工商户113.94万户。

转型升级,激活发展动能

“市工信局组织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帮我们把脉问诊、靶向施策,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7月25日,在德惠市的吉林省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生告诉记者,“我们已经投资237万元,引进了自动选盖机设备2套,对原有U8系统进行了提升。”

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这是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

加快实施年度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奖励、企业研发经费补贴、技术成果转化补助、新认定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奖励、智能化改造补贴……146条政策条款中,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举措醒目耀眼,让全市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满满。

为推动政策直达企业,长春市加大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全面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主体培育、创新发展、强链补链、营商环境等“十大提升行动”,全力推动全市“专精特新”企业由历史形成的485户,高速增长至目前的1196户。

在政策的支持下,长春市各级“专精特新”企业突飞猛进,小企业产值去年便突破1000亿元,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5%的达到131户,布拉德机械、威创机电、威奥轨道等21户企业实现产值翻番。

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其中,长光卫星成为东北首个“独角兽”企业,并于今年6月15日以“一箭41星”刷新我国单次卫星发射数量纪录,实现“百星飞天”,在轨卫星达108颗;捷翼汽车零部件成为东北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禹衡光学、光华微电子等2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升级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4户。

为创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长春市相继制定出台《长春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长春市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若干政策(试行)》,率先启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攻坚计划,持续抓好抓实“五动”即政策拉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项目驱动、对接联动,努力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长春市今年共有551户工业企业计划启动数字化转型,目前已有长春敏实智能数字化工厂、一汽法雷奥汽车空调有限公司5G数字化工厂等397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启动建设,其余154个项目也正在做项目前期准备,预计在8月底前全部启动。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惠企政策的叠加效应将不断显现,长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未来可期。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