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的精神 “抢”的意识 “争”的劲头 ——通化市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

  更新时间:2023-08-24 08:33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中共通化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会场。 庄新岩 摄

7月15日,首钢通钢公司三号干熄焦项目顺利投产,采用的新技术不仅增加干熄焦产量,还为实现节能降碳提供强力支撑。 云鹏 摄

通化安睿特年产100吨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园。张旭东 摄

彰显生态人文的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打卡地”。 宁昊东 摄


写在前面

近日,中共通化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召开, 审议通过了《中共通化市委关于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通化市委八届五次全体会议决议》。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交织叠加的挑战压力、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通化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省委坚强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按照“一个中心、四个跨入、五个突破”的发展定位,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以“拼”的精神、“抢”的意识、“争”的劲头,全力以赴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大兴调查研究、树牢优良新风,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效,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

通化,发展的脉搏正散发出巨大活力和无穷魅力。

正如中共通化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成功召开,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包含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满意答卷,标志着美丽山城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

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带着责任担当“拼”出优势;行动迅速、不畏风险,带着果敢坚定“抢”出机遇;锲而不舍、超越自我,带着勇气决心“争”出辉煌。通化市委、市政府用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向标”,勾勒出一幅高质量发展“作战图”。

深学细悟 笃行实干

学以致远,思则有备。

通化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一体学习、一体贯彻、一体落实。同时,以“第一议题”制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第一时间研究部署。

今年以来,召开的13次市委常委会会议、10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以上率下抓学习、真抓实干促落实。省委“总分施工图”机制持续推进落实,市委《分工方案》确定的80项重点工作定期督查调度、常态跟踪推进,做到一条一条对照、一项一项落实。

学以致用,业精于勤。通化市建立“2+7”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大宣传、大落实”活动,市委宣讲团和“百人特色宣讲团”,累计宣讲3000余场。先后举办通化市高端人才讲坛、市管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实现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全覆盖。

稳扎稳打 量质并举

坚定“稳”的信心,通化市以拼经济、拼发展的奋进姿态“量”“质”并举、双管齐下,推动经济提速稳定向好。

强化经济运行调度,通化市建立领导带头、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实施一季度稳增长、半年攻坚等行动,制定稳增长量化工作方案及配套奖励政策,实行各县(市、区)每月调度“赛马”机制。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

按照“三季度加速、四季度冲刺”目标,通化市全力稳定经济运行。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测调度,推动通钢等龙头企业稳产增产,定向精准做好产值下滑企业帮扶,稳住工业基本盘。

定向精准服务,护航企业发展。通化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先后两次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倾听意见建议。启动实施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利企惠企市场环境、保障有力要素环境4个建设工程,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压实市级领导包保联系企业责任制,组建“双50”企业服务专班,建立企业难题“首接首办、直通直办”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下半年,全市将结合实际制定配套落实政策,打好稳增长组合拳,全力以赴强保障、优服务,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挖增量、控减量,“一企一策”助企开拓市场、增加订单、稳产满产,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力支持通钢解决发展所需,保持稳定生产,今年6月,通钢实现14个月以来首次月度正增长;充分释放近年来33个新投产项目产能,滚动培育30户企业升规入统,6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3%,增速位于全省第一位。

项目提速,产业加码。全市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高质量实施项目谋划、项目前期、开工提速、项目入统、停缓建项目激活、竣工达效6项攻坚,全市计划实施的226项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率达99.1%,6月投资增长54.7%,实现近年来单月最高增速。眼下,项目建设进入黄金期,全市各相关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如期竣工、按期投产。同时,紧盯前期招商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力争下半年再开工一批重点项目。

此外,为充分激发消费潜力,通化市采取“政府搭台、金融助力、企业参与”的形式,组织主题促销活动近400场次,累计发放消费券2093万元,带动交易额3.04亿元。上半年,全市住宿和零售业分别增长12.7%、10.9%,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5.1%;下半年,开展消夏避暑、赏秋冰雪等相关文旅活动,提振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出更多“吃住行游购娱”融合场景。

三大产业 “千亿”攻坚

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聚焦这个首要任务,通化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医药健康、人参、文旅3个千亿级产业领导小组,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医药健康产业“三年跨千亿”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生物医药集聚区建设等12个领域重点任务,东宝人胰岛素市场份额跃居全国第一,安睿特与印度尼西亚药企签署全球合作协议。第七届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和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峰会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中医发展与科学大会成功申办,掀起医药健康产业新一轮“头脑风暴”。

打响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围战,通化市启动宜参地普查、专家委员会筹建、种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区域品牌创建等重点工作。在吉林省长白山人参推介会上签约澳洋人参深加工等15个重点项目。百泉西洋参种植基地等8户企业获评省级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围绕“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格局,通化市全方位打好文旅全链条融合发展升级战。全市计划实施文旅项目24个、总投资204.4亿元。万峰滑雪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并跻身全省四大雪场之一。北方区域机场战略联盟会在通启动,上半年通化机场起降航班、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127.2%、163.7%。全市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30.4%、246.5%。

同时,加快“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推进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组合战。全市以系统化思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强化园区平台集聚服务功能。港务区化工产业园首批通过复核认定,二道江区冶金产业园多家企业落户。在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支撑和带动下,食品、冶金、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提质增效。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面对新时代赋予改革开放新的使命,通化市坚持以“放”为先、以“放”促活、以“放”育机,以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务服务大厦投入运营,“市区深度融合”服务模式全国首创,在2022年全省营商环境考评中名列第一,被评定为标兵单位。

——不断深化科技领域改革,启动实施“科技创新攻坚年”活动,东宝药业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双正医疗创建吉林省首批科学家工作室,促成技术交易13项,交易额同比增长41.3%。

——巩固扩大金融领域改革成果,组织“金融助苗”专项行动,应急周转基金支持企业转贷214.6亿元、信保基金担保业务2.3亿元、“吉企银通”平台融资47.8亿元,新增股权融资12.5亿元。

——全面启动全国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创建,在全省首创“纪委+统战”工作机制、首推合规企业“不起诉+不处罚”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撑腰鼓劲,上半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08万户、增长49.3%。

——“走出去,请进来”加快对外开放,抢抓列入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契机,深度融入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先后赴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精准招商,与丹东合作打造东北地区出海“物流洼地”。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8.6亿元、增长35.4%;实际利用外资1812万美元、增长439.3%,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加快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通化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改革上精准发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在扩大开放上不断加力,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深化改革。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政策支持、金融信贷、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力度,打造医药健康、人参、文旅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

——聚焦创新引领深化改革。构建创新链、人才链、转化链、资金链多链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持续推进“数字通化”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聚焦扩大有效需求深化改革。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千方百计扩投资、落项目、促消费。

——聚焦“两个毫不动摇”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让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聚焦加快乡村振兴深化改革。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思维,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做大做强农特产业,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聚焦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统筹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

——聚焦安全稳定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推进“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紧盯重点区域加深合作。持续深化“五个合作”,利用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优势,积极对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力做好与长春的对接合作、与吉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与台州的对口合作、与丹东的互动合作,力争在区域合作中取得更大成果。

——紧盯招商引资加强实效。强化“管行业必须管招商”机制,更好利用省级平台拓展合作领域。

——紧盯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进度。持续完善港务区陆港功能,深化与丹东港的务实合作,抓好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打造开放合作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平台载体。

服务“三农” 振兴乡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化市扎实开展“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落实“千亿斤粮食”工程部署,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完成保护性耕作6.1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7.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30.1万亩、超额完成省定计划。

加快发展农特产业,“通化山葡萄酒产区”被认定为中国9大特色风味食品核心产区之一。水稻品种获得全国优质稻鉴评金奖。推动实施畜牧业重点项目29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通化县入选全省“十县引领”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县,全市建成“三美合一”示范村22个,创建“九有六无”美丽村75个,培育“吉乡农创园”8个。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碧水青山——通化振兴发展的生态底色。

全市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山城。

不断加大生态强市建设力度,通化市全面推进田长制、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明确9个方面、55项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统筹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湿地保卫战。

绿是发展底色,更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催化剂。

用心呵护这一重要的民生福祉,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历经多年、成效显著: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是全省唯一优良天数比例实现增长的城市。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涉废企业危险废物处理率均达到100%。绿水长廊建设项目考评排名全省第一。通化市入选全国绿色货物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市,被评为中国践行绿色发展“新标杆”城市。

民族团结 安定繁荣

实现民族团结和安定繁荣,通化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支持保障人大依法履职尽责,颁布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城市供热条例、社区治理促进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开展人参产业发展、黑土地保护立法调研。

充分发挥政治协商职能作用,支持政协围绕“加快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红松林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建言资政,打造“党建+联络站”“党建+社区共建”品牌。

不断巩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稳步做好民族宗教领域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用。持续深化群团组织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一体推进“法治通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社会法治素养,构建公平正义、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

守正创新 自信自强

通化市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精心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筑牢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确保文明创建提质升级、常态长效。

深入挖掘选树重大典型。李亚南获评“中国好人”,孙艳华、何丹、王铁映荣获吉林省第十届道德模范称号,省委、省政府将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列为先进典型,并作出在全省广泛学习的决定。

立足特色文化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70周年原创话剧《守望》完成首演,先后推出《不朽的旗帜》《佟佳江传奇》《冰雪“童话”》《走进人参》等文艺文学作品。成功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近200场。

民生保障 惠民利民

通化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51.8%和83.5%;织密兜牢社会保障网络,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乙类乙管”各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精心维护安全稳定,攻坚完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任务,平安建设考评结果位列全省首位。

从严治党 执政为民

通化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任务清单,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发挥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作用,承接全国各地培训班次500余期,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中国一汽、吉林省军区等50余家单位在学院挂牌建立教学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学员12万余人次。

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在全省率先出台《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考核评价办法》,率先启动新兴领域集中攻坚行动,全市党支部标准体系建设智能体检绿灯率始终保持100%。

大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完善监督体系,启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年”,开展“两整治、两增强”专项整治。

以上率下强化作风建设,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相关规定,确定12项任务和6项工作要求,推动建立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长效机制,巩固发展大抓落实、大干实事的浓厚氛围。

通达四海,化育未来。通化,勇立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潮头,秉持创新和开放精神,扩大交流、加强合作,畅顺信息、互利共赢,把握当下、孕育希望,携手国内外宾朋同筑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