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更新时间:2024-05-09 06:51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什么样的思政课才算是一堂好的思政课?”“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日前,在吉林大学巨幕影院内,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进行,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抛出的问题,学生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在课堂上寻找答案。

近年来,像吉大一样,我省各高校切实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着力办好新时代吉林特色思政课,让传统的思政课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广大学子通过一堂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的课程,找准方向,快速成长。

理论课堂“燃”起来

“这样的课程让人很难走神,越听越有意思。”“干货满满,像一场思想盛宴。”……将课堂搬到影院——吉林大学这种“燃”起来的理论课,“圈粉”无数。

这节课上,百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影片《我要当老师》。作为首部反映思政课教师成长故事的院线电影,它以轻喜剧风格、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真实反映了新时代青年选择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心路历程,艺术地再现了一代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师生们看得非常投入,被电影情节深深吸引,感同身受。

思政课结束后,师生们还在不断讨论电影中的感动与细节。“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还有许多需要突破的隘口。今后将继续探索创新教育形式,打造类似的开放式课堂,多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思政课讲得入耳、入脑、入心。”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说。

特色课堂“靓”起来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在教学方式上既要守正创新,更要增强亲和力、针对性,要把最好的资源融入教学,打造更多更“靓”的思政课堂。

“跟老师探讨交流,从课本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备课、做PPT,给班级同学讲课,跟同年级同学比赛,最后进入全校总决赛……”回想起自己讲思政课的经历,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陈天明至今印象深刻。“讲好思政课,需要自己动手查阅、整理资料,这个过程不仅让我对课程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激发了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她表示,如今无论学习哪门功课,都习惯在课本内容之外多思考一点、多延伸一点。

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马克思主义底色与中医药文化特色相融合,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一般性与中医药院校专业的特殊性相结合,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学生们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浓了、热情高了,积极主动性更强了。

不久前,“‘崇德为艺·丹心尽美’——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思政’暨课程思政成果汇报展览”开幕,共展出绘画、海报、书法、摄影、雕塑、微电影等8个类别、24门课程、1个课程群的200余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源自于师生们在日常学习和创作中的积累。大家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将多种艺术形式与思政元素完美结合,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开拓了新路径。

行走课堂“活”起来

思政课的教室不仅在校园,更在广阔的校园外,让学生边走边学、边学边思。

走访退伍老兵,探访红色故地,深入田园乡村……去年夏天,吉林农业大学“生命之光”党员党史寻访社会实践团赴延安全国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其间,实践团成员聆听了革命老战士们的抗战经历和峥嵘岁月,和老战士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老战士们赤诚的眼神、动情的歌声点燃了实践团成员爱祖国、爱人民的殷殷深情。像这样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吉林农业大学有600余支,近5000余名师生参与。

不久前,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来自吉林大学黄大年试验班的20余名师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式、对话式的参观学习方式,在红色场馆上了一堂别样的思政大课。课程通过“教师+讲解员+学生”的形式,引领大学生们铭记历史、鉴往知来,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激励同学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绽放青春梦想。

学习参观、社会调查、帮困扶贫、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省内高校思政课结合本地特色,做好校地联动,进一步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以更多形式让同学们通过可见、可闻、可感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历史、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开创未来。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