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化,一家从小镇走出的民营科技企业用“精细功夫”打开全球市场,凭借其高纯度碳化硅微粉及半导体切割刃料粉,在海外市场占有率达40%,正向世界一流碳化硅品牌迈进。这,就是通化宏信研磨材有限责任公司。
通化宏信研磨材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通化县果松镇,是一家专注从事绿色碳化硅系列产品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该企业1979年建厂,1999年建成国内第一条硅片切割材料生产线,产能可达3万吨,是国内微粉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2015年建成第一条碳化硅特种陶瓷原料粉生产线,产能可达5000吨,是国内最大的超细粉生产线。
走进企业切割刃料粉车间,工人们正将碳化硅粉倒入料仓,经过一道道纯化工序,去除掉铁、碳等杂质,按粒度大小分级后进入沉降槽。
“沉降槽里的粉体经过整理、烘干、混料和检测,就可以入仓打包发货。整个过程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执行,坚决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谈及产品质量把控,企业负责人莫正浩严肃认真。
通化宏信研磨材有限责任公司主导产品为半导体切割刃料粉和碳化硅陶瓷原料粉,碳化硅特种陶瓷原料粉在航空航天、汽车、石油、化工、微电子、电力、造纸、激光、矿业及核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产品填补了吉林省内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空白,而半导体切割刃料粉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行业。
制造7纳米以下的芯片,需要1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晶圆,且表面平整度要求极高,误差必须控制在10微米以内。在这种极限要求下,如何制造符合要求的晶圆,就需要宏信研磨材生产的半导体切割刃料粉来保证。
采用自主专利生产工艺、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检测体系,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纯度高、切割效率高、自锐性优越、粒度分布均匀、质量稳定等特点,自有专利设备、工艺技术贯穿生产全流程,产能国内最高,冶炼工艺、破碎研磨、分级设备、提纯工艺等国际先进。
2023年,企业又投入资金对厂房、设备、道路等进行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充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以及对客户要求的适应性。
“改造升级后,当年产能、产值同比翻倍,2024年实现产值2亿元。截至目前,企业出口订单量已达1000余吨。”莫正浩告诉记者,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马来西亚、德国、韩国等国家,半导体切割刃料粉国外市场占有率达40%,并在国内10余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
“坚持科技创新,我们还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引进进口检测设备,先后与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发新技术。”莫正浩说。
锚定方向、敢为人先。当前,通化宏信研磨材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创新赋能锻造新未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努力褪去“初加工”的“老标签”。
“我们正在研发高纯度碳化硅超细粉体,应用于半导体制成辅助器件。未来还要依托自产粉体做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莫正浩发展信心坚定。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李铭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