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阔步迈上新征程 掀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3-01-16 08:50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全省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超常决心、超常措施、超常努力,全力推动经济回到正常轨道,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吉林振兴发展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经济稳定恢复增长

坚决落实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采取超常规力度,及时出台稳定全省经济增长举措,打出稳经济政策“组合拳”,争分夺秒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项目建设,尽最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耽误的进度补回来。全年经济呈现逐步回稳、持续恢复的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降幅从一季度7.9%收窄至前三季度的1.6%。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全力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支持一汽创新发展,突破关键技术,扛牢民族品牌,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一汽省属口径整车产量达到215.6万辆,实现产值3900亿元左右,红旗汽车产量30万辆。深入实施“旗E春城、旗动吉林”工程。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上榜优胜者名单。全力推动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加快向精细化工和新材料转型。石化行业产值增长17.4%。吉化公司产值增长26%。吉林化纤2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全省重点新材料企业超过100户。加快推动医药健康产业88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实现投资192.2亿元。大力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吉林一号”卫星全年发射52颗。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陆上风光三峡”新增装机容量500万千瓦,增长50%,超过以往十年所增总和,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全省电力外送规模增长45.9%,电力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千亿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松原、白城、双辽等绿电产业园区。“山水蓄能三峡”工程加快推进,蛟河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吉电入京”特高压项目纳入规划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启动实施“氢动吉林”行动,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型省份建设16个方面180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积极争取国家大力支持我省保留现有1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第一批重组。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功获批并启动建设。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推动1205项成果在本地转化。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804户,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112户。新认定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长春博立电子科技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9家。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升级出台人才政策3.0版,优化聚才引才政策,营造识才爱才敬才良好氛围。高校毕业生留吉人数达到11.8万人,比上年增长17.7%。   

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增产8.32亿斤,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稳居全国第5位,净调出量稳居全国第2位,粮食单产居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第1位。谋划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启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28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50万亩。实施种业龙头企业扶优行动。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产业化项目209个,完成投资141.89亿元。建成和在建万头牛场21个、千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村821个、5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10414户,肉牛养殖户数达到33.14万户。全省肉牛饲养总量发展到652.6万头,增长12.4%,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亿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415元。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4亿元。深入开展“千村示范”创建,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1029个、干净人家20万户。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入衔接资金38.6亿元,实现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业12.43万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发展到10.6万家和8.1万家。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开展服务企业大调研、服务企业月、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踏查服务等活动,制定省政府为企业办实事清单50项。全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700亿元左右,是上年的近5倍。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32万户,其中企业户数增长15.5%,增速居全国第6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标稳步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吉粮集团、森工集团、大成集团等国企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约束,省直部门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预算分别压减5%和15%。信贷投放新增1480.5亿元。新增A股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3%,为稳投资稳增长持续注入新活力。

生态环境显著提升

全省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地级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3.4%,居全国第9位,PM2.5平均浓度25微克每立方米。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1.8%,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达78%,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西部河湖连通主体工程全面完成,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扎实推进,新建及改善提升绿水长廊1177.8公里,造林绿化221.4万亩。国家级园林城市达到15个。建设百姓身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379处。全面完成“三区三线”划定,首批通过国家审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45项整改任务全部启动,完成或基本完成26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结案销号率达96.47%,一批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全面完成50项民生实事。通过省长热线、“互联网+督查”等渠道,累计办理群众留言等近30万件,创设《民声摘报》直接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典型民生问题。城镇新增就业25.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9.73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创作推出《人世间》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开展全省性群众文化活动3000余项,惠民1300万人(次)。老龄、慈善、残疾人、地方志、中医药、红十字、妇女儿童、志愿服务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外事侨务、港澳台、民族宗教、人防、地震、气象、援疆、援藏等工作务实推进。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9.7%和33.89%。扎实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危房整治1万余栋。连续4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9.03%。开展重点边境村建设三年行动,积极有序解决“空心村”问题。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帮扶援助特殊困难退役军人6165名。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政府系统大力弘扬“严新细实”作风,深入一线靠前督查督办,落实“赛马”机制,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落实省委“基层建设年”部署,改进调查研究,全面精简会议、文件、督查检查。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省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等各方面意见。提请省人大常委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4件、省人大代表建议181件、省政协提案513件。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完成立法项目7件。府院联动机制实现全层级覆盖、宽领域联动、常态化运行。建立政策直达机制,加快政策落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有关要求,持续纠治“四风”问题,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编辑: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