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在长春召开,全会对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高品质生活体系作出部署,提出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29日召开的省委新闻发布会上,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徐鹏作出解读,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培育“四大集群”
就是培育万亿级大农业、万亿级大装备、万亿级大旅游、千亿级大数据“四大集群”。
发展“六新产业”
就是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康养、新服务、新电商“六新产业”。
建设“四新设施”
就是建设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
“四大集群”培育是重点,“六新产业”发展是方向,“四新设施”建设是保障。
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上,吉林有哪些安排?
“五大安全”是指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国防安全。
粮食安全方面:吉林粮食产量已连续超过800亿斤,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我省正在实施“千亿斤优质粮食”生产工程,力争十年内把粮食综合产能提高到1000亿斤,成为全国第四大产粮省。
产业安全方面:吉林产业基础雄厚、科教优势突出。我省将结合“四大集群”培育和“六新产业”发展,建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突破更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国家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多作贡献。
能源安全方面:吉林优势在于新能源。今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2400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57%,占比全国第一。我省将扎实推进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全域地热三峡”建设,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同时要把新能源装备、新能源化工作为突破方向,实施“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打造“北方绿色氢谷”。
生态安全方面:吉林东部长白山是东北“三江源”、东北亚生态屏障,西部湿地是世界鸟类迁徙的重要节点。我省将围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抓好万里绿水长廊、“大水网”、林草湿生态连通、“绿美吉林”行动等重大生态工程,构建“两屏两廊”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国防安全方面:吉林作为边疆民族省份,边境线长达1430多公里。稳边固边,人是第一位的。我省将着力提升边境地区产业承载能力、人口聚集能力,建设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松花江水上旅游大通道,抓好兴边富民行动,更好地促进边境安全、边疆繁荣、边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