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这场发布会@每一个吉林人③丨培育万亿级大农业集群,吉林如何谋篇布局?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姣月   更新时间:2023-11-29 22:10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并把现代化大农业作为“四大集群”培育之首,凸显了省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的使命担当。在11月29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德明表示,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五化”闭环工作法,高质量推进“千亿斤优质粮食”生产工程建设,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尽快迈上千亿斤新台阶。

建良田。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充分发挥3个万亩级核心和30个千亩级辐射示范基地作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促进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用良种。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2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和2个省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作用,挖掘创制更多更优的育种基因。

推技术。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在吉林西部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重大增产技术,力争到2027年增产粮食100亿斤。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建设示范基地和“数字村”,尽快建成全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探索扩大农业领域数智化应用场景,提高数字农业应用水平,推动粮食生产赋能增智、节本增效。

优农机。加快实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推动高端智能机具边研制、边熟化、边推广应用。力争明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5%。

强主体。启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攻坚行动,大力推进省市县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三级联创,支持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各类服务组织组建联合体,不断壮大各类主体,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达到90%左右。

省委全会提出,要构建多元发展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李德明说,吉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禀赋独特,参菌鹿蛙等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突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基础、有潜力。如何做好农业大产业这篇文章,吉林已开始谋篇布局:

突出抓好畜牧产业。重点推进“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尽快打造千亿级行业“领军”企业。推动五大现代畜牧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力争明年全省猪、牛、羊、禽饲养量同比分别增长3.1%、14.3%、2.7%和4.5%,肉、蛋、奶总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和3%。

突出抓好果蔬产业。着力打造“九区五线一中心”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稳步提升冬春季蔬菜自给率,实现夏秋季北菜南运。力争明年新建各类棚室2万亩,“菜篮子”应急保障基地突破200家。

突出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围绕长白山,重点在通化、白山、延边等东部山区打造特色产业带,推动食用菌、中药材、长白山山珍等优势特色产业扩面、增品、提标。大力推进“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黑木耳”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参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黑木耳突破230亿元。

突出抓好生态渔业。聚焦打造千万亩北方稻蟹生产基地,重点在水稻集中种植区域、盐碱地改造整理出的新水田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力争明年推广面积扩大到100万亩。

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研究制定支持政策,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县乡村下沉,向农业大县集中,力争明年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县2个,农业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0户。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在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扩规模、提速度、增效益,全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高端食品加工基地。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姣月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