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丨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作者:金英兰   更新时间:2024-04-01 09:0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涵育文明乡风,以“和”促“美”,以“美”彰“和”, 在广袤乡土大地上绘就宜居宜业和美新画卷,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凸显了党中央对乡村建设的更高要求和乡村建设规律更深刻的把握,彰显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政策的继承和实践的延续,更是习近平总书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价值观的最好体现。“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生活越丰富,人民群众越喜欢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验青山蓝天、鸟语花香,徜徉在乡风文明的环境中,就是最深刻的和谐、最直观的美好、最幸福的生活。乡村振兴既要实现“百姓富”,又要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足,“百姓富”是“生态美”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生态美”是“百姓富”的支持和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给百姓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提供精神上的满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尊重、顺应、善待和保护自然,遵循“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乡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涵育文明和谐乡风。乡风文明是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要强化教育引导,把握乡风文明建设方向,更好反映时代要求和乡村建设需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逐步与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用好乡村各种文化资源,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着力塑造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要大力提升乡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水平,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着力生产丰富多样、具有浓厚农耕特色、鼓舞人心的文化产品,持续打造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良好局面。构建和谐宜人的乡村精神风貌,进一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乡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好风尚。积极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普法宣传等活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其民主法治意识,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家教家风的引领作用,持续打造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朴实民风。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建设首在宜居。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出全面部署。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应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立足“宜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统筹推进。一是注重乡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科学划定不同功能区域,满足居民日常居住、邻里交往、休闲娱乐、公共服务等需求,更好提升百姓居住空间质量和生活体验。二是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民居住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提高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水平,确保农村居民有清洁、卫生、美丽的居住环境。三是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数字经济和地方特色农业产业融合,不断提升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城市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加速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助推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地制宜,统筹协调,让乡村建设“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古代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思想,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在推进过程中难免发生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情况,要打造互相尊重、集思广益的“众言堂”,避免绝对服从、死气沉沉“一言堂”。同时还要看到,中国乡村分布极广,“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和美乡村建设不能搞“千村一面”,而是要坚持“量体裁衣”、突出特色,充分考虑乡村本身的资源禀赋、人口密度、产业特点等,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乡村特点,保留本土性、个性化乡村风貌,才能不丢乡土味道,留住田园乡愁。另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乡村建设只有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形成“风景”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要求,一体化编制和美乡村建设规划,注重建设的全面性、宜居性和乡风的培育引领,挖掘和美乡村的本质内涵,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建设“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现代化乡村。


作者:金英兰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