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 奋斗在吉|​家乡“参”情

  更新时间:2024-04-02 09:2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这几年吉林人参在市场上越来越被认可,这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格外有意义。”跟记者聊起返乡奋斗这几年的艰辛,王德彬感慨地说。

王德彬1976年出生在吉林延边,从小到大,他的人生轨迹一直与人参紧密相连。

“小时候陪着姥爷和舅舅睡在参地里看参,梦里都是人参,还经常会被半夜爬进被窝的老鼠、蛇、虫子吓醒。”在王德彬的回忆里,自己童年时的记忆似乎都与人参有关。

1996年,王德彬大学毕业,在山东一家保健品公司工作。那时,国内大健康行业经历了“高光”时期,也度过了“至暗”时刻,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规定后,正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阶段。

2000年,大健康行业企业数量猛增,但作为市场主要产品的人参还仅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企业深加工能力普遍较弱。

“那时候我就想,如果人参能搭上这班车该有多好,家里人和乡亲们就不会因为人参卖不上价而犯愁,所以我决定回家乡寻找创业机会。”王德彬说。

然而创业并不能仅靠一腔热血,它往往需要汇聚多方面有利因素。回到家乡后,他先在图们经济开发区找到了一份项目招商的工作,并把人参产业项目作为招商的重点。

在工作中,他发现吉林省虽然是我国人参主产区,但是人参产业状况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我们生长了十几年的野山参还卖不过6年生的高丽参,价格往往会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王德彬说,那时省内人参面临着“内忧外患”:内有种源、参地、产品、市场、品牌的危机;外有高丽参、西洋参的品牌竞争。并且南北差异巨大,野山参的标准、鉴定和定价权基本都被南方品牌垄断,省内野山参产品转化举步维艰。

问题千头万绪,这可咋办?王德彬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从最急迫的开始干!”

当时天然林保护工程刚刚开始,人参下山种植的技术储备不够,老百姓缺技术,攻关成为当务之急。

王德彬告诉记者,起初他们寻找技术和启动资金都很难,最大的“法宝”就是诚意。他回忆道:“我和同事曾连续几次去上海拜访有关单位,也许是被我们的坚持和执着打动,最终有一家单位同意与我们在延边共同进行技术攻关。”

2014年延边州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成立,农田人参改良技术推广项目获得了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同时,为了加快优秀项目落地,王德彬和他的同事全国奔走,寻找更适合企业的产品。那两年,他们跑了30多个院校、院所和70多家企业,参加过20多场展会,最终筛选出了7款产品进入企业产品体系目录。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一个个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的过程。随着更多“好消息”接踵而至,王德彬意识到此时省内人参产业亟须的不是个别环节的零散推进,而是一个集研究、检验、标准制定、品牌宣传的公共平台。

王德彬首先邀请了有关国家标准起草人、吉林省首批乡土人才等专家组成团队。随后还邀请有关专家和技术团队高规格组建了专家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平台运行,保证野山参鉴定的标准稳定。

终于,创业所需的要素集齐。2018年,吉林北方参茸食品检验中心注册成立,成为具有评估、鉴定双资质的野山参法定鉴定机构,在行业内简称“北检”。

从此,人参的标准、鉴定、定价权被垄断的情况被打破。“好参卖好价”让参农们的辛苦付出有了丰厚回报。

中心成立后,一直坚持深耕野山参鉴定、价格评估、质量追溯、标准研究等细分领域,主要服务于人参行业实体和电商企业,并相继申报获得了吉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吉林省第三批人才培养基地,与延边大学联合建立了延边大学人参研究中心、吉林省教育厅长白山人参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目前,中心已经完成人参、桑黄等13种产品转化上市,并取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著作权。

近几年,王德彬还在通化、集安、白山等地成立了分中心,专门为种植户、中小微企业提供就近服务,让小规模企业、种植户能更方便、更平等地进入市场,助推吉林人参走向全国。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我深以为然,我也希望能为家乡多做点事,尽我所能去帮助家乡父老。”王德彬说。

原标题:家乡“参”情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