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世界地质公园·长白山丨​​上好“地质课” 厚植家乡情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邱国强 曲镜浔   更新时间:2024-04-03 09:10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长白山地质公园学校池北区第二小学借助得天独厚的矿石资源,以探索长白山地质文化为实践内容,打造了石趣、石艺社团,让孩子们在画矿石、写矿石和装饰矿石过程中领会长白山地质的奥妙。这是学生们在进行特色社团活动。 本报记者 钱文波 摄

将地质科普与中小学生教育相结合,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长白山地质公园学校池北区第二小学一探究竟。

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浓厚的地质文化氛围。由4块大型宣传展板构成的地质科普长廊立即将众人的目光吸引。

“我们将长白山的自然情况分成4个主题,通过展板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们对长白山有一个总体认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记者细细观看:狍子、马鹿呆萌可爱,蓝靛果、树舌灵芝娇艳欲滴,巨型复式火山锥、倾斜熔岩高原雄伟壮阔。仅是看图片就已然让记者为之着迷,还有生动有趣的文字说明,十分贴合学生们的喜好。

长廊旁是地质公园文化广场,面积不大却十分有特色。周围墙壁上彩绘着美人松、人参、蘑菇等长白山特色植物。两根粗壮的树墩静静地“坐”在一旁,用一圈圈年轮诉说着长白山的历史。

长白山地质公园学校池北区第二小学教师孟祥华向记者介绍,广场占地面积272平方米,巧妙地将地质科学知识与景观艺术相融合,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了解长白山的独特魅力。

虽然学生们生长在长白山脚下,但越是熟悉的事物越容易忽视。

“为了更好地打造长白山地质公园科普示范校,让学生真正地了解长白山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我们可费了不少心思。”长白山地质公园学校池北区第二小学校长吴玉霞说,去年,学校特意派出两名教师到北京参观学习。他们回来后,学校先后开展了以长白山为主题的优秀作品、特色作业展示,其中包括绘画、松果制作、石头作品等共150多件,其中一部分现在还保留在科普楼里。

跟随着指引,记者来到科普楼。这是专为学生了解长白山独特地质文化知识所创建的综合性教学楼。在这里,记者不仅看到了学生们制作的手工艺品,还看到了许多因火山喷发形成的特色地质岩石。

亲手触摸这些岩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火山喷发时的壮阔景象,记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火山之旅。

一阵孩子们的嬉笑声传来,将记者拉回现实。原来,学校此时正在进行特色社团集体活动。

活动室里,学生们围坐在4张大桌子旁,手握彩色画笔,全神贯注地在石头上作画。空气中弥漫着颜料与墨汁的混合气息,其间不时夹杂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树皮、谷物、松果在这里都成了装饰石头最好的原材料。彩笔在石头上跳跃,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画作。

“我们这儿矿石多,正好可以利用。学校围绕长白山的地质文化,把‘石趣’石艺工作坊作为长白山地质公园建设的重要阵地。”吴玉霞告诉记者,学生们从画石头、写石头、装饰石头等方面选择自己喜爱的社团,用双手和想象力让石头焕发魅力。

“我们的社团活动连外国专家都说好。”孟祥华说,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专家来学校考察时,也参与了学校特色社团活动,和学生们共同完成了一件石艺作品。

“最近听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批准18个新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就有长白山,我们师生都非常高兴。学校将继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看、玩、学、研’的科普理念,让学生在开拓眼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地质文化素养。”吴玉霞说。

记者手记:

只有深入了解家乡,才能更好地热爱家乡。长白山拥有珍贵的地质遗迹、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值得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了解和珍视。

地质公园学校的创建,让学校从地质知识、自然资源、动植物特点等方面扩大学生对家乡的了解面,更在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有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深入培养了他们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形成积极保护地质环境、珍视自然资源的良好风尚。相信通过地质公园学校全体师生的努力,这一美好愿景定能变为现实。


原标题:上好“地质课” 厚植家乡情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邱国强 曲镜浔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