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历史 赓续文脉 ——吉林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系列综述之二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孙春艳 李梦溪   更新时间:2024-04-19 07:02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3月16日,吉林省“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考古成果展在浙江大学展出,168件文物精品绝大部分首次公开面对观众,展览揭示了汉唐时期,东北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的交流、交汇、交融的壮丽画卷。参观者网上留言惊叹:“好神圣啊!历史底蕴深厚,值得一探究竟。”

文物无声,承载的是文明的绵延,道出的是文化的厚重;而考古发掘,就是让文明重焕生机、让文脉绽放光彩,用一锹一铲深情致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十三五”以来,在吉林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过去,也彰显着中华文明深厚历史底蕴的一件件文物瑰宝和一处处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天定格、不朽。

实证历史脉络

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珲春古城村寺庙址”的考古发掘人就是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这是他们在遗址的田野现场接续奋战7个年头取得的重大成果。

近年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参与“考古中国”项目,相继主持了“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古人类遗址考察与研究”“高句丽考古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综合研究”;参与了“渤海文化研究”“辽金时期城市考古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多时段、多区域、全方位实证吉林地方文明为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中的重要一环。

“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古人类遗址考察与研究”项目中和龙大洞遗址的发掘,是近年来我国东北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该遗址的发掘获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现已确认为中国长白山地区年代最早、文化序列最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也是目前东北亚地区最早利用黑曜岩制作石器的遗址之一。”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和考古处负责人张轶峰说。该遗址和抚松枫林遗址的发现,表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长白山地区已经是东北亚地区人类活动中心之一。

2022年,珲春古城村寺庙址获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通化万发拔子遗址、延边西古城遗址、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和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后,第五次获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以来,以副所长解峰作为领队,联合了珲春市文物管理所对古城村寺庙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解峰说:“该遗址的发掘结束了图们江流域南北朝隋代考古发现空白状态,也为本地区开展高句丽考古提供了重要支点。展示出南北朝隋唐时期在中原文化影响下边疆地区佛教物质文化的传入与发展过程,对实证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磨盘村山城遗址为探索渤海早期王城、东夏都城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的重要考古实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填补了宋金时期广义城市考古的学术空白,是边疆考古和北方民族考古的重大突破。考古项目负责人赵俊杰认为,该遗址是中华文化从多元走向一统的绝佳实证,对于探索中华文化多样性及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围绕“配合国家经济建设,重点保护、重点发掘,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工作方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保障涉建区域地下文物安全,促进基本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共完成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项目9项,涉及项目遍布全省各地,涵盖各行各业九大类。

“大安市东山头建筑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春秋战国时期遗址,是为配合省道S210建设进行的考古发掘,清理发现了各类遗物1000余件,为探讨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文化的交流互动,葬俗形制以及嫩江流域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部主任石晓轩说。

“站在中国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的高度看,这些重要考古发现突出的边疆性和民族性价值,也全面揭示了古代吉林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就。”研究员安文荣深情地说。

“十三五”以来,吉林省文物考古工作蓬勃展开,共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63项,位列全国省级文博单位前茅,形成了以高句丽、渤海考古为核心,不断加大辽金时期考古力度,逐步增强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总体格局。

突破“现代不考古”

创造性发掘红石砬子遗址

东北抗联遗址是我省重要而珍贵的党史教育和历史文化资源,但由于特殊的战斗环境,关于东北抗联的历史以文献记载居多。

可白山黑水间的斗争不能忘却。2021年,为配合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本体保护展示项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率先突破“现代不考古”的传统观念,启动了对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将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应用于革命历史遗迹发掘。

基于前期考古调查发现,2022年选取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小姚家沟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基本确认遗址内遗存类型及布局结构,2023年为深入研究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内涵,对小姚家沟、二趟沟、石人沟三个地点开展发掘工作,进一步明晰了各遗存类型特征及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整体建设情况,深化认识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发展的曲折历程。

经过连续考古发掘,考古人员确认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分布范围约32平方公里,按照自然地形划分成八家沟、金家沟、姚家沟等15个区域,发现房址、地窨子、战斗工事等各类遗迹3300余处,取得了“有物可看,有迹可循”的重要突破。

“抗联研究一度存在着‘有史无迹’的难题,近年来的考古工作为东北抗联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考古实物资料,以考古实证十四年抗战史实。”考古部副主任、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队领队孟庆旭告诉记者。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最早创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201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

与此同时,截至2023年,吉林省“东北抗联遗址考古调查”项目完成了吉林市、通化市登记在册的14处东北抗联遗址考古调查,遗址内新发现遗迹点位2.5万余处,涵盖居址、警戒位、会议址、营训地等多种类型,初步建立了吉林、通化两地东北抗联遗址数据库。这也是国内首次运用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主动、科学、系统地进行抗联遗址的考古调查,并在此期间摸索、总结出一套关于抗联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方法,为后续吉林省乃至于整个东北地区抗联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云端”考古

科技让古老文物焕发光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遗址都已经无法辨认,而现在,通过遥感设备对古代遗址进行大面积低空航拍,为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多一份来自空中的“慧眼”。

2017年,经省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实施了“吉林省古代城址航拍影像及三维数据采集项目”。该项目延续至今,涵盖吉林省东、西部地区,已对105处古代城址、114千米线性遗存进行了航拍影像、三维数据采集工作。以其为核心,开展遥感、考古调查研究,在时空语境下搭建的完整的长城基础信息数据库,满足了科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需求。文保中心副主任顾聆博说:“现在通过成熟的遥感技术,解决了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切实做到了科技赋能,让文物数字化助力文物保护研究和文化遗产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

201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在我省建立国家文物局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工作站)。目前已合作完成了6项古代遗址出土铁质文物的科学分析研究工作、1项矿冶遗存调查研究工作,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在开展传统田野考古工作的同时,2023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携手共建了半开放式的红石砬子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站,目前已经承担了吉林省多个遗址出土金属器文物的临时保护工作。文保中心副主任、红石砬子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站站长郭美玲表示,这个工作站致力于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与开发工作,积极搭建全省抗联文物保护技术平台,为吉林省遗址展示、出土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我省考古人不断拓展思维边界,让考古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连。大部分考古发掘项目都开展了动植物遗存研究工作,包括植物遗存浮选及鉴定、植硅石及淀粉粒采样、木质文物种属鉴定、动物骨骼鉴定与研究等。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多学科分析研究,为研究东北地区古代人群对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古气候环境的演变及动因、农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马上要开始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了,我们要把全省的‘文物家底’进一步摸清;以此为契机,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持续释放我省文物资源的优势和潜力,讲好吉林文物故事,展现吉林文化形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吉林文物保护利用新篇章。”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班考古人如是说。

记者手记:

通过走近吉林省的考古工作者,我们得知田野考古发掘既是科学获得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科学研究的第一过程。在东北,考古田野作业一般从每年5月开始一直到11月,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都在工地现场。虽然工作艰苦,又有点枯燥,而一旦发掘出了新的线索,研究有了突破,就是考古队员最开心的时刻。

长期的工作让考古人有了共同的性格——严谨、细致、耐心。因为不如此,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不能水滴石穿地从平淡无奇的资料中发现重要的迹象。这是一份“寂寞”的职业,坚持一生更需要由衷的热爱。从考古工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这份工作的敬畏和执着。考古工作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每一个发现和成果都可能填补历史的空白,推动人们在认识祖先、认识自己的路上更进一步。

考古事业是古老的,也是“冷门”的。我省的考古工作者却以炙热的内心给我们奉献了惊喜。我们知道它是古而不僵、久而弥新的,未来定会焕发出更多新的生机,开出更美丽的花,结出更丰硕的果。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孙春艳 李梦溪
编辑:刘晗